【M88 HELP】【M88 HELP】如何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马流辉   |摄影:   |编辑:   |浏览量:10

编者按: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随着居民需求的多元化、民生服务的精细化,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对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期我们邀请M88 HELP CENTRE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马流辉谈一谈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

问:马教授,您好。社区工作者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基层治理任务和形势的变化,社区工作者在实践中也面临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困境,请问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层基础,随着城市治理重心的下移和服务事项的下沉,身处基层治理前沿阵地的社区工作者承受着较大压力,对他们的能力也提出新的挑战。社区工作者直面城市社会的最基层,处在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对象多元,工作任务复杂,工作要求较高。因此,其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社区治理的各领域和多方面。概括而言,社区工作者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服务能力、组织动员能力、政策解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五个方面(以下简称“五种能力”)。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赋能社区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突出实战实训,优化社区工作者赋能培训。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实践取向极为明显的职业,针对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的培训必须突出实战实训。在培训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要围绕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设计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学习、专题讲解、互动讨论等形式,形成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有效路径,提炼出务实管用的社区治理工作法,让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章法、有底气。在培训方式上,体现灵活性。坚持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严格控制培训规模,优化培训方式。要突出小班教学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情景模拟、沉浸式体验、现场教学等灵活方式,提高培训效能。在培训时间上,体现长期性。社区工作者的赋能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久久为功。适当延长培训周期,采用跟踪式教学,以学期制的形式,增强培训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建立培训效果的反馈机制。

其次,聚焦主业主责,制定社区工作者评价体系。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需要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围绕社区工作者的核心业务和关键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社区工作者能力评估提供标准和依据。一是形成模块化的评估指标,聚焦社区工作者的主责主业以及“五种能力”,把相应的评价内容综合转化为具体的模块,并将其细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为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评估奠定基础。二是建立社区工作者能力指数,针对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构成,形成不同类型的能力指数,以此来评估社区工作者工作的实绩实效。三是强化评价体系的运用。将社区工作者能力评价体系运用于社区工作者的职级评定、职业晋升等,建立社区工作者能力指数与个人发展空间的联动机制,引导广大社区工作者重视能力建设,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最后,注重综合施策,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有赖于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做保障,而可预期的发展通道是社区工作者提升能力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建立与社区工作者能力相匹配的薪酬体系,让社区工作者能尝到提升能力的甜头,将能力提升的效果可见可感,使社区工作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事业。另一方面,要营造有利于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社区工作者擂台赛、选树优秀社区工作者等形式,不断提高公众对社区工作者的认知,增强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

原文来源: 学习强国  |  发表时间:2024-04-16  | 作者:马流辉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8日